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报告写作 >> 工作报告 >> 内容

平安建设工作情况报告——报告代写

时间:2010/12/29 10:11:48 点击:1159

我站的写稿流程为:客户咨询——提交有关材料和要求——银行办理汇款——安排写稿——初审——终审——交稿——客户反馈。

  平安建设工作情况报告——报告代写
  

一、认真研究,全面开展动员部署。全省建设“平安xx”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市综治委、市委政法委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专门召开书记办公会和综治委、办主任会议,对建设“平安**”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7月28日、29日,市委书记办公会和市委常委第119次会议,专题听取了市综治委、市委政法委关于贯彻全省平安建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12号精神的汇报,就创建“平安cc”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9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建设“平安**”工作会议,对建设“平安**”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全市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县区迅速召开会议,联系本地区实际,对平安建设工作任务进行了动员和安排部署。市综治委还召开2005年第四次全委会进行专题研究调度,推进了“平安cc”建设工作。
  二、健全机制,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为了保证“平安**”建设各项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着重强化了“五大机制”。一是健全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在继续完善“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的同时,努力健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着力推行“社区警灯闪烁工程”,市委、市政府将“社区警灯闪烁工程”列入2005年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大事之一,先后投入近300万元购置了47部警车投放到55个巡防区,实行24小时全天候巡逻,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覆盖全市城市居民区的机动车巡逻防范力量,减少了“两抢一盗”案件占整个刑事案件的发案比例。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警车巡逻控“面”、自行车巡逻控“片”、徒步巡逻控“线”、治安岗亭控“点”的严密防控网络。二是健全重点人群教育管理机制。重点实施“社区青少年阳光工程”,推进了对社区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流动人口等违法犯罪易发高发群体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制定下发了《cc市“社区青少年阳光工程”实施意见》,全市所有社区均摸清了闲散青少年的底数,建立了动态管理档案,落实了多位一体的帮教措施。普遍建立了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就业技能培训基地。“社区青少年阳光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四是健全服务经济建设工作机制。坚持对在建重点工程实行“四个一”挂牌保护,对所有重点工程全部设立综治信息员、综治联络员、治安管理员、法律服务员等“四大员”。组织开展了为期40天的“严厉打击危害重点工程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先后集中开展了重点工程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百日行动”、火车站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专项整治、清理铁路沿线废旧金属收购站点等一系列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铁路沿线治安整治,巩固了车上“押”、地上“防”、公安“打”、进村“教”的有效办法,保持了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行,秩序良好。五是健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机制。继续深化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开展了“追逃找回一批、转化攻坚一批、打击处理一批、包保控制一批”的专项斗争和专案打击工作,较好完成了“三个零指标考核”。特别是积极开展农村反邪教警示教育,将农村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纳入了第三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探索了新形势下维护全市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的路子。
  三、加强领导,强化工作督促检查。我们高度重视建设“平安cc”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建设“平安**”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市到基层都建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综治委主任,行政一把手任第一副主任的综治工作机构;加大了经费保障力度,市、区两级财政专门列支综治专项经费人均达0.35元,每个社区每年安排综治工作经费5000元。我们还把加强督查工作作为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按照市委、市政府意见,市综治委切实加强了对各地区、部门的督促指导,先后制订下发了《市平安乡镇(街道)考核办法(试行)》、《市“平安乡镇(街道)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和《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文件,开展了多次工作督查。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也相继出台了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强化督查,促进了本地、本系统平安建设工作的落实。……

写作中国,能够让客户满意是我们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和目标,我们将继续以长远的战略眼光、诚信 负责的职业操守、敢为人先勇于奉献的理念,为社会各界提供及时、快捷、个性化的撰稿服务。写作热线:13325093522在线QQ:274611666  418306110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我站的写稿流程为:客户咨询——提交有关材料和要求——银行办理汇款——安排写稿——初审——终审——交稿——客户反馈。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9 Xiezuo1.com,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写作网|
版权所有:写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