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理论文章 >> 内容

市委书记唐利民谈“如何落实总理工作报告”

时间:2011/3/18 10:02:07 点击:1489

我站的写稿流程为:客户咨询——提交有关材料和要求——银行办理汇款——安排写稿——初审——终审——交稿——客户反馈。

  市委书记唐利民谈“如何落实总理工作报告”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部署了2011年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报告》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连续7年把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设为8%左右,积极引导各方面把重点放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和谐上,使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好、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报告》始终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强调要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必将推动经济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尤其是将未来五年经济平均增速确定为7%这样一个相对保守的预期值,更是为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预留更多的空间,透射出中央政府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报告》更加突出“改善人民生活”这一根本,稳物价、控房价、扩内需、促就业、增收入,全面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篇幅的民生论述,大手笔的民生套餐,大额度的民生投入,让全国人民洋溢着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充满了给力民生、温暖民心的价值取向,更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执政理念。《报告》一如既往地用数据说话,用事实明理,民有所呼、文有所应,句句精炼又饱含真情,字字朴实又温暖人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指导性,是一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催人奋进的纲领性文献。
  贯彻落实好总理工作报告,对内江这样一个拥有425万人口的欠发达地区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既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压力,又面临日趋白热化的区域竞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牢牢扭住关键环节和重点方面,借助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之东风,抓住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机遇,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快”,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既要盘活存量、做大经济总量,更要在扩大增量中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要注重“好”,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投资、消费同步增长,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生态、环保协调并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立足“实”,让广大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到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得到更多实惠,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富民”和“强市”的统一。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实现跨越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一、抢抓战略机遇,实现快速崛起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政策措施和促进区域跨越式发展的各项举措。
  今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用“优先位置”的字眼把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的是西部在中国现代化棋盘上举足轻重的份量。西部大开发受益的绝不仅仅是西部,而是区域共赢、举国得利。成渝经济区作为拉动西部大开发的“三大引擎”之一,区域规划经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这意味着新一轮西部大开放在制度创新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地区发展规划进入国家战略最大的含金量,就是通过国家层面引导要素资源流向,获得国家整合资源、引导资源流入的能力,是缩小区域间差距的重大举措。包括国家掌握的要素资源可能服从国家战略的需要流入,以及在区域内实行更为开放的体制和政策吸引国际要素流入等等。作为西部地区就不能停留于要资金要政策思维,必须利用好国家战略的导向性,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并聚合发展资源,做好环境,集成跨越式发展的各种能力,特别是要吸引大项目、大企业进入,形成地区发展的大推进。当务之急,首先,区域内的46个城市应加强合作形成合力,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国家发展战略不是单个地区的发展战略,区域内各城市不能各自为战,要有合作有分工,防止产业同构问题,要在产业转移与产业互补中完善产业定位、在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培育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战略协同和联盟,扩散效应和优势互补效益,增强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内46个城市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其次,要建立国家、省、市、县四个层次协调机制,打破成渝两地行政壁垒,联合消减行政审批项目和收费标准,降低交易成本和竞争成本,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制度、产业、城乡、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市场等六个“一体化”发展。最后,在国家层面推动成渝经济区与泛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合作,实现成渝经济区与其他地区的区际互动和共同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促进区域间和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内江地处巴蜀要冲、成渝之心,在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浪潮中注定要扮演一个关键角色,应按照“融入成渝、错位发展、彰显特色”的要求,立足自身特点、放大自身优势,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在成渝两地经济“塌陷带”上迅速崛起,让昔日之甜城变成今日之产业城、中心城,明日之生态城,成为成渝经济区新高地。
     二、坚持基础先行,改善发展条件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综合运输体系、农业农村、现代能源产业以及信息网络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也是内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只有筑牢了基础设施这块基石,才能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内江地处西部丘陵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更应抓住全国全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攻坚的机遇,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利长远的基础性工程。一是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按照“航空、陆路、江海联运”的功能,着力整合现有交通资源,加快推进成渝高铁、隆黄铁路、绵遂内自宜城际铁路、乐自泸铁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内遂高速公路、自(贡)隆(昌)高速、川南机场、沱江航道整治等重大工程建设,畅通进出口通道。加快国道321线和省道206、207、305线内江段改造,规划建设内威高速公路、资威快速通道,着力构建主城区与三个县城联系紧密、互通便捷的半小时交通圈。加快建设川南地区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客运站和公路客货运输中心,实现内江与成都、重庆两个中心枢纽同城化、周边次级枢纽一体化。二是全面改善水利设施建设条件。继续实施“小微水惠民工程”,扎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确保全市大型灌区骨干工程配套率达80%,骨干工程完好率达90%。加快推进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加快防洪抗旱体系、山洪灾害防治和预防体系建设。今年,要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扎实推进向家坝引水工程内江项目建设,力争5年内新增城市供水能力1.2亿立方米,基本建成沱江干流防洪减灾体系和完成县级城镇的防洪工程体系。三是着力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坚持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节约并举方针,加快推进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建设,积极推进资威煤田综合开发利用,尽快启动隆昌石盘滩水电站改扩建工程,争取早日发挥综合效益。加快天然气管网改造,积极推进成品油储运基础设施和销售网络建设,努力提高油气品消费、尤其是城区生活用气保障能力。加快农村电气化、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积极推进农村能源利用方式变革。四是着力打造区域性信息高地。加快推进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双向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促进“三网融合”,推进物联网的示范应用,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加快四川大区综合枢纽工程建设,大力实施通信基站建设、宽带村村通等工程,加大无线城市建设力度,推进公众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工业生产无线宽带信息系统、商贸物流金融服务配套信息枢纽系统、旅游无线宽带信息系统等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网络覆盖率,巩固提升内江区域性信息枢纽地位。
  三、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服务业,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方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问题上,不变则罔,不进则退。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也是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内江作为典型的资源型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优势逐步淡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必须着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一是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和“锻压、冲压、铸造、电镀”中心建设,打造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加强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的研究应用,不断延伸钒钛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打造中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积极推行节能降耗,围绕“管好30万、建好60万、规划100万”,打造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打造中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加快巨腾国际、迈士通等电子信息项目建设,引进一批黑白家电、现代办公用品等产业项目,打造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继续实施“腾笼换鸟、扩笼壮鸟、筑笼引鸟”战略,不断完善七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推进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市建成500亿园区2个、200亿园区3个、100亿园区2个,规模工业企业户数达到600户,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其中,今年新入驻亿元以上企业(项目)15个、园区全年销售收入要达到700亿元以上,城西工业园、川渝经济合作隆昌工业园要争创国家级园区,严陵工业园等园区要争创省级园区。二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设成渝经济区绿色食品基地。坚持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加快新加坡——四川食品工业园、酒类工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工业与农业有机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瞄准成渝两地的“菜篮子”、“果盘子”和“餐桌子”,启动实施10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工程,培育壮大优质粮油、水果、蔬菜、水禽、生猪、特种水产等特色产业基地,不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加快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一批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增强内江农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力争今年全市现代种植业面积达12万亩。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成渝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从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进程看,服务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是衡量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内江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加大对物流企业和物流项目用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进全球全国的知名商贸物流企业,加快推进西南邮政物流中心、再生资源物流中心、烟草物流中心等商贸物流体系建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启动服务业提速工程,加快推进大型商业和商务中心、综合性和专业性市场建设,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信息、服务外包、会展等新兴业态,着力构建城乡现代流通体系。提高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住宿、餐饮等产业的经营水平和层次,打造一批个性突出、经营有特色、服务有品位的“吃住行游购娱”项目和餐饮娱乐名店,推动传统服务业提升档次。进一步完善市、区、街三级社区服务体系,鼓励创办养老、托幼、家政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推广和规范物业管理,扶持社区服务等新兴、特色服务业做大做强。今年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四、实施全面开放,增添发展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新格局。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座城市,无不是“兴于开放、衰于封闭”。全面开放是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加速资本原始积累、发展生产力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增强综合竞争力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内江在成渝经济区快速崛起、实现富民强市最根本、最务实的举措。一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继续坚持招大引强,瞄准国内外五百强企业,引进一批旗舰企业、重大高端项目。坚持产业招商,加大钒钛钢铁、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引资力度,着力形成新的产业比较优势。坚持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不断完善投资服务促进体系,努力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量和水平。二是主动融入区域合作。切实加大与成渝城镇群、特别是川南四市之间的合作交流。积极构建与友好城市、友好园区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型产业合作关系。加大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合作力度,加强与海峡两岸经济区和中部地区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合作,全面提升外资、外贸、外经、外事水平和层次。加强对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开放与合作,逐步将开放合作领域拓展到境外其它地区。三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切实落实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投资促进政策体系。大力营造亲商氛围,实行“收费明白卡”等制度,打造“一条龙、保姆式、直通车”行政审批服务,推行“政策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投资环境,努力打造投资兴业的首选地、优选区。
  落实总理报告,综观面临形势,把握历史方位,我们已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置身于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阶段。甜城大地处处充满生机、孕育希望,展示出光明的前景。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已经掀开了跨越发展的崭新篇章,必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原创写手 来源:网络
我站的写稿流程为:客户咨询——提交有关材料和要求——银行办理汇款——安排写稿——初审——终审——交稿——客户反馈。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9 Xiezuo1.com,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写作网|
版权所有:写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