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写作 >> 职称论文 >> 内容

职称论文:由“林”开始-功能、环境、空间形态的统一

时间:2011/3/26 10:47:56 点击:1364

我站的写稿流程为:客户咨询——提交有关材料和要求——银行办理汇款——安排写稿——初审——终审——交稿——客户反馈。

  职称论文:由“林”开始-功能、环境、空间形态的统一


  提要: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平衡、和谐与共生。本文通过奉贤中学总体规划的设计尝试做一种探索,如何创造一个精神的场所,它借用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和气韵,通过秩序的建筑空间组合与曲折随性的自然空间相互映衬,互为背景,构成一个诗与序、情与理相平衡的和谐校园空间。
  路易斯.康认为学校的基本原形可推至一棵大树下老师给学生的授业。设计思路由“林”开始,建筑自然的“生长”在这片林中。这个“林”指示一种自然的园林空间和园林精神。
  关键词:道法自然 和谐 营造精神氛围 整体感的空间设计 负空间
  “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美是主观和客观,感性与理性和谐平衡的产物。它暗示着一种超越理性思维的直觉,同时强调真实体验。奉贤中学校园规划设计所创造的空间场所将营造一种丰富的真实体验,旨在达到主体空间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校园建筑对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的反映,也即是对教授行为发生的建筑阐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的内涵有了很大的变化,学校的教学模式也随之改变。
  我们探讨方案是在一种革新的教育模式的观念指导下进行的,不再是填鸭,而是交流、对话、沉思、休憩。这为我们创造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空间指引了方向。重点高中作为培养高素质、有思想,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摇篮。它应该是一个具有詩性、理性和秩序感的场所;充满着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精神氛围。
  新奉贤中学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南奉公路与金海公路的交汇处,基地上一条天然的水系贯穿其中,蜿蜒于空间中似人体中流淌的血液,使每个角落都产生了活力。这个母题决定了整个校园在我们脑中的映象和我们所需要去营造的氛围。
  诗意
  “诗意的校园空间之所以会让我们感动,其实就是通过各种因素组成的关系,各种环境(自然、人工)所强调的气氛,以及各种形体所塑造的个性引起我们对其文化使命的联想。”
  在校园中随性的行走,视野开阔,满眼皆绿。漫步其中,宛若入园,处处皆能停留。如何使园林空间从秩序的建筑空间平稳过渡到自然空间?我们试图去寻找这种平衡感。
  自然界的动态特征形成特有的空间层次,学生应该有独立思考和遐想的空间,相互交谈和对话的场所,集中活动和集会的开敞空间。
  理性
  “这是一个把事件的碎屑拼合在一起来建立结构的过程”。
  “我们要创造一个使人漫步与其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园林式氛围的校园环境。但他不是承接园林的散漫和迷失,沉溺于一种封闭而凝滞的个人化空间。而是采用有几何特征的形态结构去建构一个开放性的,公共的,相互交流的具有包容性的空间。”而这是一个理性的过程。
  因此我们抓住校园空间环境开放的本质,通过教学空间的一种特定的模数化,来组合秩序的建筑形体,将自由烂漫的自然环境和整体理性的教育理念相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一、功能、结构:
  原有的水系作为规划结构的骨架,将基地分隔成了三个区域。河流以西作为体育运动区,隔离了金海公路对校园的噪音和空气污染,同时便捷的出入口为体育馆的对外开放提供可能性。河流以东、基地东北区域设为生活区,靠近运河而远离城市干道,为生活区创造安静、优美的环境提供了条件。基地东南区域为教学区,靠近主入口,退后南奉公路80余米,间有绿化带相隔。 三大区域间通过自然水系的形态独立成区,相互联系便捷,隔而不断,步行距离减到最小。同时在行走路线上的景观布置使学生从心理上削弱了距离感。
  规划结构上将线形河道、圆形广场、弧形连廊这三个不同走势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教学综合体,创造出巨大的张力,加强整体上的向心感。
  以一条贯穿南北的“轴”联系起教学区和生活区,这条“轴”是一个由空间的负形所构成的“轴”,在空间中的控制点是校园的重要建筑物-图书科技楼,它的体量、位置成为整个校园的平衡点,一方面是校前区建筑序列的一个高潮性节点,一方面也是整个校园以自然为“形”的的建筑主体控制语言,他收敛了所有发散性的元素,让其“形”散而“神”聚。轴的两边是一条滨水校园景观道和一条功能步行道。外环教学区的一条车行道联系起主入口和次入口。步行人流在主入口进行分流,一部分通过功能步行道进入由教学楼围和的广场空间,到达教学区。一部分经校园景观道到达体育区、生活区或滨水区,形成一条滨水的生态廊道。可提供自然物种的栖息和学生自由活动空间。
  广场中心由校园水系上扩大的水面这个景观主体与图书科技楼前的集会广场、主入口的绿化广场共同构成。广场南面向校园主入口,西面是一条滨水步行景观带,整个校前区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合,形成一个庄重而又不失通透感的礼仪性空间。“轴”上的图书科技楼和由弧廊联系起的教学楼、行政楼、实验楼、报告厅整体设计,一气呵成。构成一个教学综合体,有效的增多学生间的交流场所,同时也增添了空间的流动性和广场的围合感。削弱了“轴”上图书馆和硬质铺地广场所形成的礼仪性空间的严肃感。它是活泼的、不对称的、秩序的。而又不失稳重和均衡。
  教学区北面的线形水景绿带将教学区自然过渡到生活区,四栋宿舍楼的布置以教学区的弧形空间结构形为母题,布置成与教学区相呼应的反弧型空间结构形。增加了空间的趣味,使学生在行走的过程中感觉到空间的变化。同时宿舍的位置更接近濒水绿带,学生也能方便的到达运动场。食堂的点状布置成为四栋放射状宿舍楼在空间中的结束,同时也围合了一个生活广场,使学生及教工有一个使用密度更高,密集度更大的生活活动区域。
  二、环境
  “文人之园,固当如乐天草堂也。”园林式的校园环境可赋予学生更多的灵性。
  孔子说过“智者爱水”。在设计中,我们尽可能保留原有水系。一泓曲水沿校园由南至北,蜿蜒穿行,汇于基地北面的运河。既赋予了环境以灵性,将校园融入一种园林意境,又将三个区域有机结合起来。使之隔而不断,在空间上形成连续。在水系旁的的一条宽敞的林荫步行道自然穿插其中,配置了高大的乔木使校园中的自然特征更为明显,增添了绿化层次,又与水系旁的垂柳相应成趣。
  为了加强亲水性,水系的两边都有设小广场、亭、廊、塮及石块砌筑的休憩点,可供学生晨读、午休、思考、散步。有意识控制这些设计因素之间的空间关系,使之有交流。符合中国自然山水的意境。
  校园绿化系统由点、线、面的绿化结构构成,形成从整体到局部的一系列丰富的景观环境。一条主线的生态绿带,加之曲水绿荫、教学区与生活区间的带状绿色广场成为校园绿化的主脉络,产生步移景异的观景效果。校园主入口的林带、校前区的中心广场、生活区的生活广场构成校园“绿荫精华”的面。自由的构图,无形中产生一种张力,凝聚成校园空间中独有的形式美感与场所精神,也成为城市共享的绿色资源。与空间相融的点,象触角般渗透到各分区形成景观结点,如花坛、教学楼间的庭院绿化、雕塑、小品、水榭、校门构筑物等。
  三、空间
  我们采用一种整体感的空间设计方法,将各个单位建筑组合在一个由正空间和负空间形成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每个建筑单位之间通过合适的尺度保持一种张力,相互控制,构建着这个稳定的整体。单位间的形成的空间负形同时也是这个的整体支撑部分。
  在这块没有太多高差的基地上,如何能够打破空间的“平”,而又形成丰富的空间景观效果。我们尝试用建筑穿插入所构想的景观结构,让建筑自然的“生长”出来,使环境空间和建筑空间和谐的相互映衬,互为背景。生态绿廊的自由式构图与各功能区的理性秩序一张一弛,一疏一密,一刚一柔的对比,产生了丰富的空间张力效果。
  人在经过建筑时所体验到的,应该是一种流动的空间,是一种自由的欣赏建筑的方式。“围而不堵,透而不疏”的空间设计使校园建筑既有空间形态上的围合感,又形成具有丰富层次的室外空间。学生在行走运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丰富的景致、发现具有不同形态的空间。
  为强调学生间的交流、创造多层次的交流空间,我们运用了曲折有致的空间序列,为学生的活动、停留、交往提供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交流场所。设计中创造了几种不同尺度的空间:
  广场空间: 广场是作为校园主要的人群聚集地其位置,应在主要的步行路线上。按照起功能分设不同尺度的广场,如校前区的集散广场、校园中心广场、生活广场休闲广场等。教学区前的广场结合大片水景和硬质铺地、乔木行成半围合的广场空间,供集会,露天演出时使用,在没人时也不会觉得空旷。同时在细部的设计上达到一种舒适的尺度供学生路过和闲坐。广场的边界处布置丰富的可供学生等待、学习、进餐、和朋友谈话的座位及停留空间。
  庭院空间: 教学楼间28—32米的庭院绿化是学生课间活动使用频率最高的场所,这些场所可为非正式集体活动塑造“共同行为的特征”。底层可架空使庭院间的绿化相互渗透,视线上有通透感。学生在课间十分种可以充分的在自然之中畅谈玩耍。庭院中的设施的布置,如座椅、台阶、空墙、大树、小桌子。形成围和半围和的室外空间。
  连廊灰空间:教学区,生活区的连廊是一种维系动感的要素,将整体串联起来,充满了无限的空间可能性。楼与楼之间便捷的联系,增加了学生的交流机会,同时形成丰富的空间关系。在设计手法上有全开敞式的和半开敞式的。全开敞式不设顶,能更多的和室外自然结合与一体。半开敞式采用顶部玻璃或钢砼封闭,两侧为不封闭的半开敞连廊,这样即可满足通风,又挡风雨,形成良好的室内空间效果,使学生有安全和舒适感。
  中庭、天井:中庭可以形成特殊的空间效果,用的合适可让建筑空间开敞明亮;在图书馆办公区等相对安静的区域设置局部中庭可利用天光使空间中光影丰富,形成良好的空间气氛。天井或内院这种空间形式对噪声的消除有很大作用,同时贴近自然,是学生的课外学习休息的好场所,但对此处的设计要考虑到阳光照射区的时间,使其有良好充足的日照
  园林空间: 园之妙处,在于虚实互映,大小对比,高下相争。强调建筑,水,花,木等设计因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和交流关系。采用了较多“虚”的造园元素,如廊、桥、栏、径等形成诸多虚空间。这种虚空间决定着校园的精神氛围。
  在设计中我们采用整体感的设计方法将建筑、环境、空间有机的统一起来。以人文的教育精神作为支点,寻找一种新的建筑空间形态,吸收传统的教育建筑形式的优点,形成一种新的建筑模式语言来构筑校园。

作者:原创品牌 来源:网络
我站的写稿流程为:客户咨询——提交有关材料和要求——银行办理汇款——安排写稿——初审——终审——交稿——客户反馈。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9 Xiezuo1.com,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写作网|
版权所有:写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