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讲写作 >> 比赛演讲 >> 内容

立足科学思维推动科学发展

时间:2009/12/17 10:16:53 点击:1163

我站的写稿流程为:客户咨询——提交有关材料和要求——银行办理汇款——安排写稿——初审——终审——交稿——客户反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科学思维推动科学发展”。

前些天跟几个朋友闲聊,谈及最近全国上下都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个朋友说,科学发展观,不就是说要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吗?那都是国家领导决策层的事情,跟咱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啊。也有朋友说,学习科学发展观,不就是知道什么是核心什么是第一要义什么是基本要求吗?这些我都倒背如流了。

真的只是这么简单吗?我不禁问自己。仔细思考了很久,我发现,事情远非如此。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吧。

科学发展观中的“观”即是看,那么科学发展观的意思就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如何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呢,换言之,就是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发展,从而来推动发展。

在我国,科学发展的思想其实古来已有,在《吕氏春秋》中,雍季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来劝晋文公:“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意思是说抽干湖水来捕鱼,怎么可能捕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狩猎,怎么会猎不到?

但是明年就没有野兽了。《管子·轻重甲》中说:“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是说身为君王应该保护好他的山林湖泊甚至荒地,否则就不称为合格的君王。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可惜的是,古人尚且懂得的道理,我们却一度忽视了。毋庸置疑,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多的是形而上学的片面的思维,很多地方的发展方法也更多的是一种片面的发展方法,比如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同于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是硬道理,这其实就是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片面发展思维的产物。由于把发展简单等同于GDP的增长,于是在实践中就采取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结果使得资源加速枯竭,环境急剧恶化,各种社会问题大量出现,从而严重制约和危害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说这样的教训是非常沉痛的。因此,现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不正是由片面的思维方式向全面的思维方式转变的一种体现吗?

再比如说,我们都知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发展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当然也不例外,任何一方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的。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在发展中更多地运用孤立思维来看待问题,比如用户籍制度把城乡分割开来,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结构,造成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现在,中央提出学习科学发展观,用“五个统筹”引领发展,就是因为看到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联系,并且开始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这不也是科学思维方式的体现吗?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表现。这实际上是告诉我们,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说一个哲学问题,尤其是一个哲学的思维方式的问题,它体现了一种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科学发展观既可以用来决策大事,也可以用来把握小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决不仅仅是了解国家的现行政策,而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必须承认,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科学的思维习惯,比如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沿着某种思维定势去思考问题,缺乏创新的头脑;手头工作一多,我们难免会分不清主次,从而延误了工作;在和别人相处时,我们往往会凭借第一印象先入为主的对对方做出并不符合实际的判断。这些习惯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思想决定行动,只有我们有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的判断和选择。

因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式,当我们在思维上科学了,就有了一种学习、工作、生活的科学“武器”。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想做到“会工作、会学习,会生活,会创造”,就必需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这一科学“武器”。有了这一武器,我们将终身受益匪浅。

在我演讲的最后,想把一句哈佛的名言与大家分享: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并不在于知识与经验,而是在于思维方式。让我们做一个睿智的人,让科学来决定方向,让科学来指导行动,为发展插上科学的翅膀,为成功插上腾飞的翅膀!

谢谢大家!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我站的写稿流程为:客户咨询——提交有关材料和要求——银行办理汇款——安排写稿——初审——终审——交稿——客户反馈。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9 Xiezuo1.com,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写作网|
版权所有:写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