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写作 >> 英语论文 >> 内容

关于汉俄俗语差异探究

时间:2010/4/2 10:02:30 点击:1243

我站的写稿流程为:客户咨询——提交有关材料和要求——银行办理汇款——安排写稿——初审——终审——交稿——客户反馈。
  论文关键词:汉语 俄语 俗语 差异
  论文摘要:俗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反映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体系等,体现民族语言固有的文化特征。本文汉俄俗语进行了分类,分析了汉俄俗语的差异,以及造成俗语差异的原因。
  本文内容主要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对俗语进行了界定。第一章对汉俄俗语进行了分类,包括节日俗语、殡葬俗语、婚嫁俗语和饮食俗语;第二章论述了汉俄俗语的差异,主要是俗语内部使用词语不同和俗语使用词语在对方文化中空缺。第三章论述了汉俄俗语差异的原因,主要有生存环境差异、习俗差异、宗教信仰差异和历史典故等。
  引  言
  俗语以简练通俗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寓意,反映人民群众世世代代对世界、自然、社会、家庭及人际关系的观察,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被称为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中国的俗语起源很早,文字记载的历史约有三千年。1979年版《辞海》, 把“俗语”解释为:“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 带有一定的方言性。 指谚语、俚语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等”,明确地用俗语来表示谚语、俚语的上位概念。1989年、1999年版《辞海》, 认为俗语还应包括惯用语。温端政在《俗语研究与探索》(2005)中将俗语定义为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  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俄罗斯的俗语据说在8 世纪开始有文字记载。Ожегов在《О структуре фразеологии》(1957)中指出俄语俗语包谚语(пословица)、成语(фразеология)、俗语(поговорка)、名言(изречение)和格言(афоризм)等五种形式。俄语界一直沿用这一定义。根据汉语和俄语学者对俗语的定义,我们把俗语的范围限定在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四个方面。
  基于对客观世界的共同认识,汉、俄民族语言中有大量的俗语的含义是基本一致的。但由于俗语具有典型性、民族性、本土性的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体系的背景下形成的汉、俄俗语都体现出各自民族语言固有的文化特征,显示出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性。
  第一章     汉俄俗语种类
  1.1节日节气俗语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源于上古祭祀,因而汉语中很多节日俗语反映这些祭祀仪式。尽管不少节日在后世的演变中,或融合成多重内容的综合节日,或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但祭祀的内容仍或多或少地保留着,通过祭祀仪式人们企求丰衣食足、吉祥如意。如,“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是指祭灶时,人们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嘴上。人们相信这样用糖封住灶王爷的嘴,他就不能在玉皇那里讲坏话了。再比如:“冬至饺子早,来年的粮食吃不了”,“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俄罗斯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有“复活节”、“圣诞节”、“旧历年”、“主领洗节”等,与这些节日有关的俗语反映出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如:俗语“Не всё коту масленица, бывает и пост”(猫儿也不是天天吃荤, 总有大斋到来之除)中, “пост”(斋戒)是指在传统节日масленица(谢肉节)的“斋戒”。俄罗斯人在庆祝谢肉节的时候,为了迎接斋戒期(48天),一般要吃很多美味。这个俗语,字面意义是:猫也不是天天过谢肉节,总是要过大斋期。意思是:好景不长,盛宴难再。再比如俄罗斯人过新年的时候常常会说:“ Как Новый год встретишь, так его и проведешь”(怎么过新年,这年当中就这样过)
  1.2殡葬俗语
  几千年来汉、俄民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丧葬观念。汉语中有 “丧事当做喜事办”的说法,是指对60岁以上高寿老人逝世,要隆重的举行葬礼;“老人死了三天,娃娃死了当天”则是指老人去世要在三天后出殡,而孩子死了当天就要出殡;“孝子的头值狗球,见了桩桩就磕头”是指父母去世,子女在葬礼上要向所有前来吊唁的认磕头致谢。俄语俗语“Если умрет девица, на похоронах раздают дары”(女孩死后,在她的葬礼上要赠送礼物)。这反映出俄罗斯特有的殡葬习俗,人们为未婚女孩举行的葬礼要像婚礼一样,是希望她到天堂能过得幸福、富足。“Дедушка умрет - ничего с собою не возьмет”(爷爷去世什么都不会带走)这与中国的俗语“钱财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如:“Горькие похороны, когда жена мужа хоронит”(妻子埋葬丈夫是最痛苦的葬礼)“Покуда покойник в доме, ставить чашечку водицы на переднее окно, на обмывку души”(家中有死人,要把水杯放到前窗,以洗净心灵)。汉、俄语的殡葬俗语反映出两个民族对死亡的认识。
  1.3婚嫁俗语
  汉语中的婚嫁俗语很多,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女大不中留”、 “宁可男长十岁,不可女大一年”等表现了中国解放前的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制度,男女婚姻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洞房里面无老少,新婚三日无大小”描写了婚庆使人们不拘礼节的热闹场面。俄罗斯的婚嫁俗语也很多,如“Не на то родился, что на худой жениться”(你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和一个很瘦的女人结婚)反映出俄罗斯人偏爱体形胖的女人;“Богаты невесты-до венца ”(女人结婚之前是富有的)以幽默的语言反映出俄罗斯女人结婚后要把钱交给丈夫管理。“Снег и дождь на свадебный поезд - богато жить”(迎亲的路上逢雨雪-生活富足)。
  汉俄语的婚嫁俗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女人在婚嫁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1.4饮食俗语
  汉俄民族的饮食习惯不同,所以关于饮食的俗语也不尽相同。汉语俗语“冰碴山羊草芽鸡”是指天刚结冰时,当年的山羊肉最鲜嫩,三月青草发芽时,当年的小鸡肉最鲜嫩。“天上的龙,地下的驴”指龙肉食天上的美味,而驴肉则是为人间的佳肴。“盖锅煮皮,敞锅煮馅”体现了中国人煮饺子的方法。而俄语早在11 世纪就有记载面包的俗语,面包深深植根于俄罗斯民族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具有须臾不离的价值,如:“Чей хлеб ешь, того и обычай тешь”( 吃人家的面包,随人家的习俗);“Хлеб питает тело, книга питает разум”( 面包滋补身体,书本增长智慧)。俄罗斯人酷爱喝汤, 各种汤取料广泛,种类繁多。无论家境如何,汤都是一道不可替代的菜肴。俄语里的俗语“Щи да каша– пища наша”(汤和粥*是我们的食品)就是最好的例证。再看:“Где щи, тут и нас ищи”(哪里有汤, 哪里就有我们)。
  第二章  汉俄俗语差异比较
  2.1 俗语内部使用词语不同
  有些汉俄俗语使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含义。例如:有钱能使鬼推磨与俄语俗语“У богатого черт детей качает”(如果有钱, 鬼也会哄孩子睡觉),相同的词语有:“有钱” 与 “богатый” ,“鬼” 与 “черт” 而“推磨” 与“качает детей”(哄小孩)使用了不同的词语,但表达的是相同的意义─—“做事” 。汉语俗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与俄语俗语“Что город, то норов, что деревня, то обычай”(每一个城市有方言,每一个农村有风俗)。汉语俗语中的“千里”和“百里”与俄语俗语的“город”(城市)和“деревня”(农村)同属空间的概念,尽管使用的词语不同,但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
  2.2 俗语使用词语在对方文化中的空缺
  汉民族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俗语,其中所指的“药”是指野生的中草药,而不是用合成方法制成的药片。俗语“龙生龙,凤生风,老鼠儿子打地洞”中的“龙”、 “凤”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象征吉祥动物,这些在俄文化中都是没有的。而俄语俗语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含有 бог, господь, божий (上帝,上帝的)等词的俗语相当之多,大多是崇奉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表现上帝万能,比如,“ Сильна божья рука, божья рука – владыка” (上帝之手力大无比,上帝之主宰天地); “Тот не унывает, кто на Бога уповает ”(对上帝满怀期望,就不会忧郁悲伤)是汉文化中没有的。
  以上例证说明,由于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有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汉俄俗语表达相同意义时使用不同的手段,这些形象手段富有民族特色,表达了不同民族的思想意识、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
  第三章 汉俄俗语差异的原因
  3.1  生存环境的差异
  俗语的产生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密切相关。汉民族位于亚洲大陆,经历了漫长的农耕社会。土地被视为财和福,老百姓相信“有土就有财” 。“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 “土” 能生万物。所以汉语中土地与金钱、人、时间都有关,如,挥金如土、视金钱如粪土、地久天长、地旷人稀、地老天荒。俄罗斯是一个北方民族,冬季漫长,冰雪覆盖。“雪”在俄民族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如俄语中有белая зима(白冬)的说法,即指隆冬。 “Снег и дождь на свадебный поезд - богато жить”(迎亲的路上逢雨雪-生活富足);“Как снег на голову”(好像雪落到头上),表示事情发生的突然,来不及防备。“Не вырастить снег средь зимы” (连冬天里的一片雪花都不拿出来),表示做人吝啬,一毛不拔。通过上述的俗语,我们对两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可见一斑。
  3.2 习俗差异
  由于处在不同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汉俄民族生活习俗存在着很大差异,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民族节日,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常常在门上插艾蒿,所 以产生了俗语:“五月是端阳,艾蒿门顶放”;在春节的时候,如果家里有很多的粮食,就意味着生活安定,人们常说:“年三十装仓,一年不用忙”;由于处在不同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汉俄民族生活习俗存在着很大差异,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民族节日,如:在俗语“Не всё коту масленица, бывает и пост”(猫儿也不是天天吃荤, 总有大斋到来之时)。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我站的写稿流程为:客户咨询——提交有关材料和要求——银行办理汇款——安排写稿——初审——终审——交稿——客户反馈。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9 Xiezuo1.com,Inc. All Rights Reserved.写作网|
版权所有:写作网|